儲能是智能電網、可再生能源系統、能源互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關鍵技術。隨著大規模儲能市場應用的爆發,1MW的儲能系統必定是一個標準的應用單元,其對多微網的并網及離網應用具有重要研究意義。
集成電池、BMS、變流器、智能切換柜、EMS等核心部件全部放在一個集裝箱里面,40英尺的集裝箱就可以做到。這種一體式的解決方案可以應用在儲能電站的調峰、調頻,或者梯次電池的利用,應急供電的場合及一些削峰填谷的商業應用等方面。
儲能電站整個系統的搭建規模比較大,個人建議將PCS和電池部分分開,單獨放置在一個集裝箱里面,這樣在維護及電池的通風散熱方面會比較合理。
1、電池倉:電池倉主要包括1MWh的電池、電池架、BMS控制柜、七氟丙烷滅火柜、散熱空調、煙感照明、監控攝像頭等。電池需要配備相對應的BMS管理系統。電池的類型可以是鐵鋰電池、鋰電池、鉛炭電池及鉛酸電池。鉛酸電池的能量密度偏低,而且體積較大,標準的40英尺的集裝箱可能沒辦法放下,目前主流的標配設計是1MWh的磷酸鐵鋰電池。散熱空調根據倉里的溫度進行實時調節。監控攝像頭可以遠端監控倉里設備的運行狀態。最終可以組成一個遠程的客戶端,通過客戶端或者app對倉里設備的運行狀態、電池狀態等進行監測和管理。
2、設備倉:設備倉主要包括PCS和EMS控制柜。PCS可控制充電和放電過程,進行交直流的變換,在無電網情況下可以直接為交流負荷供電。EMS在儲能系統的應用里面,功能和作用都比較重要。在配電網方面,EMS主要通過跟智能電表的通訊,采集電網實時功率的狀態,并實時監測負載功率的變化。控制自動發電,對電力系統狀態的安全性進行評估。1MWh的系統里面,PCS和電池的比例可以是1:1或者1:4(儲能PCS250kWh,電池1MWh)。
1MW集裝箱式變流器散熱設計采用前進分后出風的設計,這種設計適用于將所有PCS全部放置在同一個集裝箱的儲能電站。將集裝箱內部配電系統的走線、維護通道及散熱設計整體一體化優化設計,便于遠距離運輸,減少事后維護的成本。
文章內容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,請聯系刪除。
相關推薦:責任編輯: 瀏覽810次
上一篇:集裝箱式儲能電站成本分析
下一篇:集裝箱儲能電池系統設計規范